“转账”方便,因此选择“转账”?No,在消费过程中你需要了解“支付”“转账”的不同意义……
近日,市民李女士来电反映,在某美容美发办理了一张会员卡,因就职公司搬迁后路程太远,前往门店消费非常不方便,李女士向经营者申请退卡,多次沟通均遭到拒绝。无奈之下,李女士选择向12315热线投诉。
李女士告知消保委工作人员,今年3月份一名自称是该美容店的工作人员拨打其电话销售会员卡,李女士从未去过实体店,双方互加微信,全程用微信联系沟通,工作人员提供其个人支付宝账号给李女士,让李女士直接转账付款1000元。因公司搬迁,李女士无法到经营者门店接受服务,近期也计划离开上海,故向工作人员提出退卡退款。对方先是劝说李女士有空可随时到店接受服务,之后见李女士坚持退款,便直接拒绝,不予处理。
经沟通,李女士表示无法提供经营者有效联系电话,也不清楚经营者所在场所具体地址,登记投诉时,在经营者地址栏里也只填写了路名。在消保委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李女士查询了支付宝收款方信息,随后提供了一个手机号码。浦东消保委工作人员多次尝试联系该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因无法与经营者取得联系,李女士表示将考虑通过其他途径寻求解决。
许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习惯性地用“转账”代替“支付”,孰不知,两者在消费过程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支付付款是用于购买商品和支付账单等商业交易的方式,通常收款方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商家;转账则是点对点向他人发送资金的方式,只能证明消费者将资金从自身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因此,“转账”这一方式对消费者来说,会导致“商业消费”与“个人交易”的混淆,对消费者维权造成极大的取证难度,甚至有可能遭遇诈骗。
在此,浦东新区消保委提醒,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销售信息,核实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绝不轻易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转账后钱就直接打到对方账户,少了一层保护。通过网络购物时,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购物、付款要在正规网站进行,要了解清楚卖家的真实身份信息;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保留银行、支付宝等汇款、支付凭据,当发现落入不法分子所设的陷阱时,要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减少或挽回损失。
原文链接:https://315.sh.cn/html/jcdt/2024/09/30/32112e5f-6e23-4bf6-9d1c-65acc6be13a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