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饭店在线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饭店时评 > 正文

买到“凶宅”不知情?买家要退钱法院支持

时间:2021-09-19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卖给我的房子是‘凶宅’!我不要了,我要解除合同,你把定金20万元退给我。”“房子不是‘凶宅’!命案发生在隔壁的201房,是相互独立的。我让中介卖房就已经明确告知这个事实,没有故意隐瞒,交易的房屋不存在质量瑕疵,而是你买房时没有审慎考虑,现在又想反悔!我要没收你的定金。”

   

  一起退房纠纷案件,蒋某和张某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他们所说的“凶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法院会支持蒋某的退房请求吗?近日,白云区法院审理了该案。

   

  案件回顾:交完定金发现是“凶宅”

   

  据介绍,2020年5月,原告蒋某经中介某鸿公司介绍,向被告张某购买广州市白云区某小区房屋,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房屋总价为363万元,定金20万元,中介费由蒋某承担。

   

  次日,蒋某向张某支付定金20万元、向某鸿公司支付中介费6万元。之后,蒋某发现涉案房屋曾发生凶杀案,要求终止履行合同并退还定金20万元,张某不同意,故蒋某诉至法院。

   

  诉讼中,法院前往公安分局档案室调取刑事案件档案,档案显示,2013年涉案房屋的隔壁201房发生过凶杀案,但凶杀案发生时涉案房屋与隔壁201房打通为一套房屋。根据涉案房屋不动产权证的房地产平面附图显示,涉案房屋的南侧与201房相邻。

   

  法院审理:卖方返还定金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法院调取的刑事案件部分档案中的现场勘验笔录可知,涉案房屋在凶杀案发生时与相邻的201房打通为一套六室两厅的房屋,据此可以认定涉案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重大刑事案件。即使涉案房屋与相邻的201房在出售时已被恢复物理间隔,但不影响涉案房屋曾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重大刑事案件的事实存在。

   

  原告主张被告出售的涉案房屋存在质量瑕疵,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本案中,房屋的质量除房屋的主体建筑、装修等客观质量外,还包括房屋是否便于生活居住使用等交易价值,对交易价值之瑕疵的救济应与质量之瑕疵作同一处理,可类推适用质量之瑕疵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和前述分析,涉案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重大刑事案件属于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原告可要求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被告应返还定金20万元给原告。因被告交付的涉案房屋存在质量问题,故原告要求被告赔偿中介费损失6万元合法合理。

   

  白云法院一审判决解除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被告张某向原告蒋某返还定金200000元、赔偿中介费损失60000元。被告张某不服,提起上诉,广州市中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涉“凶宅”房屋买卖的告知义务

   

  “凶宅”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并没有明确的标准。需要结合事件的恶性程度、发生的事件以及社区影响等因素,综合认定是否对房屋居家和市场价值造成影响。本案中,原告所购买的房屋2013年发生恶性凶杀案,虽然涉案房屋现在做了隔断,但是当时是连为一体,处于“凶宅”的范围。

   

  “凶宅”属于直接影响案涉房屋交易的重大信息,不管按照合同约定的告知义务还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出售人在出售案涉房屋时均应向购买者告知上述信息,由购买者自己决定是否购买。如卖方明知而故意没有将上述信息告知,故意隐瞒了真实情况,从而影响买方的正确判断,最终做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其行为构成欺诈。购买者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买卖合同。

   

  本案中,被告表示对“凶宅”一事并不知情,因被告购买时间不长,无从判定是否知情,不能认定被告存在故意欺诈、隐瞒等行为。综合本案情况,原告主张被告交付的房屋存在质量瑕疵,要求解除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原文链接:http://www.guangzhou315.cn/show-9-22415-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饭店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饭店在线网 f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