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饭店在线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饭店时评 > 正文

校园餐管理有了专门国标 守护舌尖安全需下硬功夫

时间:2025-08-2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学校食堂这个老问题,国家又出了新办法。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于近日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看了《指南》公开的具体内容,可以说非常细致,尤其是在建立监管机制方面,基本覆盖全生产链条:监管专员要求设了,“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定了,留样提出明确要求,也说了要校园配餐服务评价机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标准的出台,肯定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制度的顶层设计是全局性的方向指引,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这都会是校园配餐服务企业需要着力注意的方向。对于安全问题是基本底线的食品行业来说,这样细致又全面的方向指引,显然是有必要的。

但《指南》出台后,也不代表以后就高枕无忧了。《指南》建立的细则很明确,但是事在人为,落地执行是同样重要的一环。制度构思再好,也需要考虑执行的实际行动。

在此前讨论校园餐时,有业内人士提出疑问:如果管得太严太细,可能导致利润不足,动力就不强,甚至干不下去。

这是实际的担心和考虑,也是《指南》落地实施后需要直面的具体问题。当然,这绝不是说不应该建立长效的机制,而是说,硬功夫还在《指南》外。到底如何将《指南》确定的指引方向,变为可落实、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考验相关部门和校方持续的付出与努力。

举例来说,有调研显示部分中小配餐企业利润率不足8%,而《指南》要求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总监、检验人员及智慧监管系统,这意味着人力与设备成本将显著增加。如果没有给企业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或适当进行政府补贴,可能出现企业降低食材品质维持利润,甚至退出市场的风险。此前就曾有因过度压价,中标企业转而使用劣质食材的案例。

也就是说,既要以严格标准和指导,守住不发生风险的底线,也要通过成本疏导、技术赋能、责任重构、分类施策等组合措施,赋予理想的制度设计可执行的空间,让《指南》平稳落地,让学生真正吃得好,让家长真正放心。

归根结底,食品安全标准的生命力,需要可执行的温度和更现实的治理智慧。这一切,需要校方、配餐企业、政府、学生家长等多方拧成一股合力,方能让每一份安全投入都获得可持续的支撑,让每一次责任履行都经得起全流程检验,真正守卫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林子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饭店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饭店在线网 f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