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婚宴餐饮浪费 须打“组合拳”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婚礼黄金周”也将随之到来。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将制止餐饮浪费相关内容纳入婚宴服务协议。这份行动指南必要且及时,有利于精准打击食物浪费。
长期以来,婚宴场上“舌尖上的浪费”“剩宴”等现象屡见不鲜。婚宴餐饮之所以造成严重浪费,究其根源,恐怕还是“好面子”这一痼疾所致。婚事是很多人的“头等大事”,很多家庭怕不阔气、没面子,更怕“待客不周”,被人挑理,为此不断抬高用餐规格、品质,致使菜量超出控制、浪费难以避免。另外,碍于情面和卫生问题,很多人即便面对大量剩菜剩饭也不会打包。
宴请不该成为“浪费”的温床。为了面子产生大量剩菜,有违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与其琢磨比谁阔气比谁奢华,不如在婚宴定制设计、实实在在服务上多花心思。提前做好宴席预订和餐点计划,按需选材,别拿奢侈浪费“撑面子”“讲排场”。
合力破解婚宴餐饮浪费这道综合题,也需要供给侧寻找突破口。这次三部门下发通知,从新人结婚登记提醒、合理设计婚宴菜品,到创新供餐服务形式和探索餐后捐赠等,新的制度机制设计充分彰显了宽领域、全流程、多层次的特点。可以说,餐饮企业在“会节约”方面大有可为。比如通知指出要减少食材不必要的消耗,对“光盘”消费者予以奖励,鼓励提供“小份菜”“小份饭”,主动引导消费者餐后打包和剩余食材捐赠等规定,普适且科学。发挥企业模范带头作用,以“带着群众节约”为己任,不仅推动餐饮生产、加工、服务全过程精细化管理,还让群众对企业的节俭风尚叫好。
当然,解决婚宴餐饮浪费问题很难一蹴而就,确保制度落实见效还需打好“组合拳”。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生效后,浪费之风渐渐刹住,但婚宴餐饮浪费现象仍然较普遍存在,因此刚性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制度监督和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缺一不可。餐饮企业、婚宴主办方及用餐者应合力出手,谨防因所谓“宁多勿少”的面子,而带来宴席浪费的故态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