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受访者表示适应数字化生活 交通出行金融支付使用最多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数字化技术、产品服务,不仅催生了“新零售”“新制造”等新兴产业,而且广泛迅速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以数据应用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几乎覆盖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日趋密切。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
公众对数字经济的认知度如何?大家经常使用哪些数字经济产品或服务?是否已经适应数字化生活?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4月上旬发起问卷调查,并发布《数字经济公众认知度调查报告(2022)》。
报告显示:七成半受访者了解过数字经济;五成受访者经常使用数字经济产品或服务,其中交通出行、金融支付是最主要的两种应用场景。在个人层面上,超过八成受访者认同发展数字经济为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以及为个人发展带来的更多机会;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能适应数字化生活,但年龄越大的受访者适应程度越低。在社会层面上,六成受访者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催生了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消费,但有四成受访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受访者最希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认知度:七成半受访者了解过数字经济
本次调查中,有75.60%的受访者表示了解过数字经济,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相近,分别占37.85%、37.75%。
交互分析发现,受访者对数字经济的了解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性、年龄差异性。居住在北上广深(78.07%)、其他省会/直辖市(76.12%)的受访者对数字经济的了解程度普遍高于居住在小城镇或农村(36.10%)的受访者;而90后、00后受访者对数字经济的了解程度均高于60后、70后受访者。
大家了解过哪些数字经济技术?调查显示,人工智能(55.72%)、5G(53.60%)是受访者了解较多的数字经济技术,位列第一梯队;紧随其后的是互联网(47.67%)、大数据(43.43%)、元宇宙(43.33%)、VR/AR(40.78%),位列第二梯队。
应用度:交通出行金融支付使用最多
日常生活中,大家对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情况如何?调查结果显示,53.36%的受访者会经常使用数字经济产品或服务,比例最高;36.56%的受访者会偶尔使用;仅10.08%表示较少或没有使用过。
大家在哪些场景使用数字经济产品或服务较多?调查发现,交通出行是第一大应用场景,使用过的受访者占58.89%。其中,共享单车/汽车(47.73%)、网约车(46.55%)、电子乘车码(46.22%)、手机定位/导航等(45.55%)、在线充值(44.54%)是受访者使用较多的数字经济产品或服务。
而金融支付是第二大应用场景,使用过的受访者占53.95%。具体到日常生活中,使用过手机银行/网银的受访者最多,占63.19%;随后是扫码/刷脸支付、数字钱包,比例分别为59.52%、55.86%。
除了大家熟悉的数字钱包,如今人民币也迈向了数字化时代。92.39%的受访者表示知晓数字人民币,其中49.41%表示“知道,且使用过”,42.98%表示“知道,但没使用过”。
便利度:数字经济为个人发展带来机会
不难发现,数字经济产品或服务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便利。问卷调查中,有82.80%的受访者表示认同,其中45.10%表示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占比最高。
在个人生活方面,受访者认为“网购便捷,选择多”“餐饮外卖快捷,随时畅享美味”是最主要的便利体现,分别占66.43%、62.08%。
在个人工作学习方面,受访者表示“沟通成本减少”“文件电子化”是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最大的便利,两者占比相近,分别为61.84%、61.35%。
数字经济为个人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有83.79%的受访者认为能给个人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其中,74.83%的受访者表示对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工作感兴趣,视频剪辑最受青睐(32.17%);其次是数据分析师(28.67%)。
适应度:年龄越大适应能力越低
数字时代的大潮汹涌而至,当万物开始数字化时,大家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如何?调查结果显示,73.52%的受访者表示能适应,其中42.59%表示“比较适应,能基本应用数字产品/服务”,比例最高;16.11%表示“一般,能勉强应用数字产品/服务”;还有10.37%表示不适应。
值得留意的是,受访者的数字化适应能力受到年龄影响。年龄越大的受访者,数字化适应能力越低。70后、60后受访者表示适应的比例仅在40%左右;90后、00后受访群体该比例均在70%以上。
问及受访者遇到过哪些障碍时,“难辨信息真伪”的问题最突出,占51.12%;紧随其后的是“操作复杂,不会使用”“使用受限于网络与硬件设备”,两者比例分别为45.90%、41.42%。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1011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